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20-08:55 |
运用14C示踪我国化石源CO₂ |
周卫健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08:55-09:30 |
数字技术驱动可持续发展目标进程 |
郭华东 | 中国科学院遥感不数字地球研究所 |
09:30-10:05 |
重建深时数字化高分辨率时间轴 |
沈树忠 | 南京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0:25-11:00 |
汇聚板块边缘地球系统科学 |
郑永飞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1:00-11:35 |
白云鄂博超大型 REE-Nb-Fe 矿床成矿作用与资源利用 |
李献华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1:35-12:10 |
锂矿床类型及成因新认识 |
蒋少涌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30-14:55 |
地表多圈层作用产物——矿物膜特征与效应 |
鲁安怀 | 北京大学 |
14:55-15:20 |
植物硅矿化作用与地球系统演化 |
冯卓 | 云南大学 |
15:20-15:45 |
生环互作视角下的生物大灭绝 |
宋海军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5-16:20 |
临近空间天体生物学研究 |
林巍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6:20-16:45 |
非生物成因有机质与生命起源研究 |
南景博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25 |
新疆火烧云超大型非硫化物铅锌矿床成因 |
宋玉财 |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
14:25-14:50 |
华南锑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
高剑峰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14:50-15:15 |
稀散金属超常富集与预测 |
温汉捷 | 长安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25-15:50 |
华南加里东陆内成矿的动力机制 |
赵军红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15:50-16:15 |
沉积岩控 Cu-Co 矿床成矿机理 |
范宏瑞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6:15-16:40 |
岩浆热液铁铜成矿系统中稀土和钴的成矿作用 |
赵新福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40-17:05 |
碱度对碳酸岩稀土迁移与富集机理 |
陈唯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25 |
页岩气的一些基础科学问题研究:进展与启示 |
肖贤明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4:25-14:50 |
双碳背景下能源地质领域热-流-固-化-生耦合过程的实验研究 |
胡钦红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14:50-15:15 |
稀贵气体形成与富集机理 |
刘全有 | 北京大学 |
15:15-15:40 |
万米深层油气地质理论与重大领域 |
朱光有 | 长江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0-16:15 |
油田伴生地热富集机理 |
蒋恕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15-16:40 |
大洋关闭与优质烃源岩 |
曹剑 | 南京大学 |
16:40-17:05 |
深部煤层煤-水-CO₂界面作用及CO₂封存机制 |
姚艳斌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7:05-17:30 |
无机富氢流体-有机质复合生烃效应 |
王晓梅 | 中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25 |
平板-回撤式俯冲诱发克拉通变形 |
刘少峰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4:25-14:50 |
俯冲带大理岩—熔/流体相互作用和 C-H-O 挥发份迁移 |
郭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4:50-15:15 |
蛇纹岩在壳幔物质循环中的贡献 |
陈伊翔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5:15-15:40 |
东北亚大地幔楔水循环空间差异与深部效应 |
王枫 | 吉林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0-16:15 |
深俯冲碳与地幔氧化还原状态:克拉通演化的深部驱动 |
王煜 |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
16:15-16:40 |
地球深部碳对跨圈层卤素循环的影响和控制 |
陈春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6:40-17:05 |
He-Ar 同位素揭示后俯冲斑岩铜矿成因与深部过程 |
朱经经 |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55 |
地幔组分控制的北冰洋加克洋中脊岩石圈 |
张涛 | 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 |
14:55-15:20 |
极端风暴诱发海底流滑机理与灾害防控 |
刘晓磊 | 中国海洋大学 |
15:20-15:45 |
地质历史时期颗石藻勃发事件:机制与碳循环效应 |
张洪瑞 | 同济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5-16:20 |
边缘海沉积碳汇的多尺度过程与机制 |
胡利民 | 中国海洋大学 |
16:20-16:45 |
定量重建末次冰期的海洋低氧区的氧气深度剖面 |
卢婉仪 | 同济大学 |
16:45-17:10 |
长江口锋面结构溶解有机质的高分辨率代谢组变化特征 |
吴伟超 | 上海海洋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30-14:55 |
东亚季风气候轨道尺度变化的规律、机制和问题 |
鹿化煜 | 南京大学 |
14:55-15:20 |
流域水文连通性与碳氮输移过程 |
史志华 | 华中农业大学 |
15:20-15:45 |
生物气溶胶与气候发化 |
黄忠伟 | 兰州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5-16:20 |
西南喀斯特区人为扰动的千年记忆效应及恢复潜力 |
岳跃民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16:20-16:45 |
青藏高原高寒古湖沼学研究进展 |
侯居峙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 |
16:45-17:10 |
阿拉善沙漠全新世环境定量重建 |
李卓仑 | 兰州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20 |
基于地震学方法的地球关键带结构和过程研究 |
刘静 | 天津大学 |
14:20-14:40 |
中国东北地区深部结构与动力学 |
雷建设 | 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
14:40-15:00 |
川滇白鹤滩水库区域地壳浅层结构及其时间变化 |
姚华建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5:00-15:20 |
地震信号分析的地质灾害动力过程重构与预警研究 |
崔一飞 | 清华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30-15:50 |
反向传播破裂的产生机理和对防震减灾的启示 |
徐世庆 | 南方科技大学 |
15:50-16:10 |
实验研究揭示地震震源机理:破裂速度和运动速度 |
董鹏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6:10-16:30 |
潮汐调制深地震和火山喷发的初步证据和可能机制 |
李泽峰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16:30-16:50 |
夏威夷基拉韦厄火山超长周期震动机理及其在约束浅部岩浆性质中的应用 |
梁超 | 四川大学 |
16:50-17:10 |
南迦巴瓦构造结地震活动及断层结构 |
姚冬冬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10 |
致辞 |
唐辉明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10-14:35 |
高地应力隧道挤压大变形风险预测与释能防控 |
李天斌 | 成都理工大学 |
14:35-15:00 |
多灾害条件下盾构隧道韧性运行与智能防控 |
张冬梅 | 同济大学 |
15:00-15:25 |
高地应力环境工程扰动诱发岩爆灾害机理 |
宫凤强 | 东南大学 |
15:25-15:50 |
地下洞室围岩力学参数随机性特征与工程应用分析 |
江权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6:10-16:35 |
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变化的灾害风险效应研究 |
吴通华 |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 |
16:35-17:00 |
复杂地质环境靶向钻测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研究 |
孙平贺 | 中南大学 |
17:00-17:25 |
风积黄土孕灾孔隙结构形成与演化的微观力学机理研究 |
许领 | 西安交通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30-14:55 |
潮间带地下水动态监测和数值模拟:平缓潮滩的复杂性 |
李海龙 | 南方科技大学 |
14:55-15:20 |
地下水有机质的电子穿梭能力及环境效应 |
郭华明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15:20-15:45 |
滨海地区地下水盐运移与演化 |
韩冬梅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5:55-16:20 |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补给演化及驱动因素 |
黄天明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6:20-16:45 |
地下水污染的电法精细刻画研究 |
毛德强 | 山东大学 |
16:45-17:10 |
大型盆地水文和地球化学耦合过程控制下的氮长期富集机制 |
马瑞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4:00-14:25 |
GeoGPT:地球科学领域模型赋能开放科学 |
陈红阳 | 之江实验室 |
14:25-14:50 |
数据-模式驱动的智能矿产预测 |
左仁广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14:50-15:15 |
基于大数据自监督预训练与先验引导微调的地球物理 AI 模型研发 |
伍新明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55 |
元古宙的生命大辐射和大灭绝亊件 |
唐卿 | 南京大学 |
08:55-09:20 |
鸟类羽毛和哺乳类毛发颜色的演化 |
泮燕红 | 南京大学 |
09:20-09:45 |
早期硬骨鱼类起源与演化 |
卢静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9:55-10:20 |
哺乳动物起源研究的新趋势 |
毛方园 |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10:20-10:45 |
寒武纪清江生物群研究进展 |
傅东静 | 西北大学 |
10:45-11:10 |
地球早期生命记录的天体生物学启示 |
殷宗军 |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50 |
圈层相互作用与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资源形成富集 |
姜福杰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08:50-09:10 |
页岩油储层润湿性表征 |
王民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9:10-09:30 |
古环境演化及其对页岩非均质性的控制作用 |
柳波 | 东北石油大学 |
09:30-09:50 |
页岩沉积成岩过程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 |
徐尚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09:50-10:10 |
不同生烃母质的热演化及其地质意义 |
罗情勇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0:20-10:35 |
中南地区页岩气成藏特征与勘探启示 |
张保民 |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
10:35-10:50 |
川东复兴地区侏罗系陆相页岩油勘探开发实践 |
郑爱维 | 中国石化江汉油田 |
10:50-11:05 |
煤储层多尺度孔-裂隙结构数字孪生及其意义 |
金毅 | 河南理工大学 |
11:05-11:20 |
鄂尔多斯盆地内断裂体系及低渗透油气地质意义 |
黄雷 | 西北大学 |
11:20-11:35 |
青山口组白云岩记录的松辽古湖泊水体环境演化 |
王华建 |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
11:35-11:50 |
页岩油轻烃散失动力学特征及其定量表征 |
党伟 | 西安石油大学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50 |
实验揭示注水诱发地震机制及特征 |
夏开文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08:50-09:10 |
2019年四川荣县Mw4.6地震复杂过程及发震机理 |
盛敏汉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 |
09:10-09:30 |
地震预警研究及系统建设进展 |
马强 |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09:30-09:50 |
积石山地震:发生在隐伏断层上的一次慢的单侧破裂事件 |
房立华 |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10:00-10:20 |
2025年西藏定日6.8级地震:构造背景分析与震源特征探讨 |
白玲 |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
10:20-10:40 |
2025年Ms6.8西藏定日地震的地震参数测定及应急产品 |
孙丽 |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10:40-11:00 |
主喜马拉雅逆冲断裂带大地震会触发藏南正断型地震吗? ——以2015-2025定日地震序列为例 |
赵斌 |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
11:00-11:20 |
2023年土耳其双震有震和无震滑移对比:一种混合演余滑概念的提出 |
郭汝梦 | 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 |
时间 | 题目 | 讲者 | 单位 |
---|---|---|---|
08:30-08:55 |
极端暴雨对黄土生态屏障安全的影响 |
金钊 |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 |
08:55-09:20 |
长大深埋隧道时滞型岩爆成因机理与易发性研究 |
黄勇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 |
09:20-09:45 |
冰岩崩-碎屑流颗粒分选和超强运动机理 |
周公旦 |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
09:45-10:10 |
浅层电震地球物理技术揭露地震破裂的形态和结构 |
张帆宇 | 兰州大学 |